学科简介
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> 学科建设 >> 学科简介 >> 正文

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

发布日期:2022-06-29    点击:

2018年学院入选湖北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,学院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色发展,以省示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和健康湖北研究中心为平台,把健康湖北、长江经济带战略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主攻方向,形成了稳定的研究队伍和一批研究成果,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与特色。学院通过成立学院讲师团、开展主题宣讲会等形式,在校内外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多场次。2021年学校党委出台《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意见》、《湖北中医药大学“五个思政”建设实施方案》,推动“三全育人”,形成合力。

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:一是开展了“大师同上思政课”活动。我校是中医药大学,有国医大师、省中医大师、中医名师等宝贵的师资力量,结合我校中医药特色优势,实施“大师同上一堂思政课”。例如,邀请了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、湖北中医大师孙国杰教授现场为中医学子分享了他们求学从医之路,共话报国之志与家国情怀,鼓励同学们明心立志、博观约取、厚积薄发,将个人奋斗融入祖国建设事业,立中医志、铸中医魂、兴中医业。大师们的个人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经历,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,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,他们的现身说法,使思政课就在身边,具体化、现实化、生动化,具有良好的感染力、教育性。“大师同上思政课”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思政课创优行动的一项重要举措,是学校落实“三全育人”、推进“五个思政”改革创新的积极探索。

二是开展了课程思政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。从“思政课程”到“课程思政”,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深化和有益探索。专业教师是“授业”最主要的体现者,承担者,但专业教师首先是老师。老师的工作,应该是传道受业解惑的统一体。课程思政,就是要求专业教师既要教书,更要育人,育人是教师的根本。每门课程,即使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,都包含着真善美的思政元素。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专业课程里面的真善美,对大学生施以影响,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。课程思政,就是要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,挖掘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的人文要素、人文精神,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,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。其实科学教育,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、科学内容,还应该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,科学的探究途径,科学的感受和体验,科学的精神与态度,科学的知识观与价值观。认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。马院选派专家教授、教研室主任、学术带头人到其他学院与专业教师开展座谈会、培训会,一起探讨课程思政的精神实质、具体做法,共同努力使每门专业课程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,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,共同发挥教书育人的合力作用。

   三是思政改革创新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,2019年马院党总支获评校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,教工第二支部为校党建品牌。马院党总支与全国首批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—药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“党建+”结对共建,马院第二党支部与华中科技大学马院概论党支部结对共建,同时邀请专家进校讲党课。张红兰老师讲授的《中国近代史》入选教育部“精彩一课”。胡永干老师在教育部组织的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获教学能手奖(二等奖),提高了我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,也极大地提升了我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。何莉老师“我心中的思政课--武汉中山大道的红色印记”,获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,获得大学生高度认可,发挥了思政课的积极作用,为“学习强国”采用,也是对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成绩的充分肯定。胡永干老师讲授的主题为“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”的“纲要”课;张红兰老师讲授的主题为“增强文化自信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”的“概论”课;何莉老师讲授的主题为“法制意识与价值观”的“基础”课;李春燕老师讲授的主题为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”的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”课,被湖北省委高校工委、省教育厅评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“名师示范课堂”。“名师示范课堂”的评选,充分肯定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成果。马院获校级文明院系,基础教研室、形势与政策教研室获校级文明教研室荣誉称号。

依据、参照《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》,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。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,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省内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。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校级重点学科,力争成功申报省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。积极申报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硕士点,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省内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学科。构建“互联网+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”学科平台,设立思政课教学专项课题,申报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,力争实现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成功。

 

 版权所有: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 © 2023  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16号人文楼4楼   邮编:430065